电影赵氏孤儿让陈凯歌给变了祖宗改了姓氏-喵星闻

电影赵氏孤儿让陈凯歌给变了祖宗改了姓氏

纪君祥元杂剧《赵氏孤儿》全名《冤报冤赵氏孤儿》,又名《赵氏孤儿大报仇》。在元杂剧基础上,后被改编为京剧、潮剧、秦腔、豫剧、越剧等剧目。近代还被改编为话剧、电影等作品。王国维在《宋元戏剧考》中,把《赵氏孤儿》与《窦娥冤》并列,称之为:“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,亦无愧色也。”

一部《赵氏孤儿》,在《左传》、《史记》、元杂剧以及国内外的导演那里,看到的是不一样的剧情,传递的是不一样的价值取向,英国著名哲学家卡尔·波普尔说过:“不可能有一部真正如实表现过去的历史,只能有对历史的解释,而且没有一种解释是最后的解释,因此,每一代都有权来作出自己的解释。”但是在众多的剧本中,史记赵世家及纪君祥的杂剧,又无疑是流传最大影响最大的,而最新的版本,可能要数2010年陈凯歌版的电影《赵氏孤儿》和2013年阎建刚的《赵氏孤儿案》。

电影赵氏孤儿让陈凯歌给变了祖宗改了姓氏的图片 -第1张

《赵氏孤儿》能够广泛流传的根本原因是它所承载和传递的一种精神,即“义”。而这一点上《史记》明显要比《左传》高明。史书存在的根本价值不仅仅是记录史实,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历史的记载,传递一种价值观,所以良史在史料的选择和材料的运用上都费尽心血,既要忠于史实,又要体现价值,后人常常吐槽史官的春秋笔法,岂不知这正是他们用心良苦的地方,《诗经》《史记》并不是不会用血腥的事实来抓人眼球,但是他们小心翼翼地将血腥掩盖,希望后人不要再见残酷的事。然后慢慢通过教化,让人性中的善成长为主流,孔子和司马迁在这一点上有高度的一致性,是非常有远见的思想家。

如果仅从影视作品的角度来看,陈凯歌的剧本是非常成功的,投入千万美元,票房近两亿美元,收获巨大。但是如果从思想价值来说,那它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可能要大于正面影响。陈导将古代圣贤不愿说出来的话说了出来,有人评论,陈凯歌版的《赵氏孤儿》对于人性的阐释和发挥,显然更符合当代人的思想和口味,也更贴合现实的复杂人性。或者说得更直白一点,陈凯歌将人性中恶的方面更多地展现出来,让历史学家塑造的光辉形象回归到平常人的状态,但是这降低了影视作品对社会的教化作用,令人遗憾。

电影赵氏孤儿让陈凯歌给变了祖宗改了姓氏的图片 -第2张

陈导的故事是 :春秋时期,晋灵公不喜权臣屠岸贾当道,且厌丞相赵盾专横。屠岸贾设计在朝堂上投毒,借灵公之口,灭赵氏九族。庄姬在大夫程婴诊脉时,目睹夫君赵朔身亡,悲痛中决定生下婴儿。此时,屠岸贾手下韩厥前来灭种。临危之际,庄姬将婴儿托付程婴,让他交给公孙杵臼后拔剑自刎。韩厥因此被屠岸贾砍伤,后者下令封城,挨家挨户搜查婴儿。情急之下,程妻把赵孤交上。屠岸贾设苦肉计,逼程婴说出婴儿下落,相继诛杀公孙杵臼及程妻母子。程婴强忍悲痛,独自抚养赵孤。韩厥在求医时了解到真相,与程婴结下生死同盟。程婴携赵孤投奔屠岸贾门下,并让屠岸贾认下赵孤为义子。从此,展开了长达15年的复仇计划 。

电影赵氏孤儿让陈凯歌给变了祖宗改了姓氏的图片 -第3张

陈导的改编让故事更加曲折,特别是在史记和杂剧中都非常重视的藏孤一节,竟然戏剧性地藏于屠岸贾府中,让程勃认屠岸贾为义父,可惜演员对情节把握不足,功力不够,结局令人大跌眼镜。一个十五的男孩一时失去了养父和义父,而且皆是死于他面前,死于刀剑之下,这种血腥和残酷,在传递什么信号?如同宫廷剧的结局都是好人最终变为坏人一样,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太大。

屠岸贾坏的可爱,程婴的义是迫不得已,无可奈何。降低了程婴的人格高度和精神境界,让人们失去了学习的榜样。榜样虽然在陈导眼中有点不真实,但没有了榜样,也失去了灯塔,容易造成迷茫。

关于人性的探讨是有益的,但是人性的两面性是需要引导的,一旦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,那就是洪水滔天。难怪有人评论说,经过陈导的编剧《赵氏孤儿》已姓陈了,再也找不见史书中和杂剧中的那个赵氏孤儿了。

赞 (0)